广西华侨学校-世界杯买球方法
发布时间:2014-09-23 作者:华声晨报 康乔 浏览量:4761
古宜香是个百分之百中国血统的印度尼西亚人。她的父母是都是祖籍广东梅县的华人。她从印度尼西亚的八华学校初中毕业后,就到广西华侨学校上高中,现在她上高二。她性格文静,说话彬彬有礼。
看课外书籍增长语文知识
虽说她初中在当地的华校上学,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汉语系统学习还是在广西华侨学校。在印度尼西亚学校,虽然每周有中文课,但是一周只能够上几节课,一来图个新鲜,二新鲜感过了,也没办法长期记住。高一刚到学校的时候,古宜香对学习感觉很困难,尤其是化学,她说,学习差到连氧气、二氧化碳的分子式都不会。经过两年的学习,古宜香已经完全适应了学校的生活,甚至有一些自己的学习方法。记得有一次,语文课上讲了一篇叫《鸿门宴》的课文,课后,古宜香还专门去看了《鸿门宴》电影。她说,鸿门宴就是指一场不怀好意的宴会,假的宴会。除此之外,她还看过中文印刷版的《心灵鸡汤》,由于字有很多不认识,她便一边查字典一边学习,她发现这样的学习使语文进步很快,便越发喜欢语文了。
迷上中国美食
古宜香最喜欢做的事情便是吃东西。她说,衣服破了没关系,但是肚子饿了不行,肚子饱了,最开心。记得有一次,她刚入校不久,她和同宿舍(全外国人)的同学一起出去吃饭,由于当时都还不怎么会说中文,只好看着菜单乱指一通,到了上菜的时候,才发现,想吃正餐的她们,竟点的是一些甜品。
由于广西华侨学校是半封闭学校,中午不能出校门,吃了一年食堂的她,觉得“腻”了,便开始“入乡随俗”,跟着中国学生一样叫外卖。她还自己专门去市中心的超市买菜,她说,她喜欢一个人出门做事,因为一个人做事有目的性、行动快,一群人出门,要互相迁就,时间很快就过去了,太浪费时间。
说到古宜香与吃,还有个小故事。有一年学校放假,她便想着带些特产回印度尼西亚,绞尽脑汁后,她想到了带广西风味的鸡爪回国。于是,她兴高采烈地回家了。在回家旅途中,其他旅客一直用异样的眼睛看着她,虽然她心里觉得不太舒服,但是还是没有问为什么。最后,回到家,母亲突然问她洗澡了吗,她感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,最后,才惊奇的发现,原来是辛苦带回国的鸡爪臭了。
希望在中国实现医学梦
古宜香来到中国学习,父母很支持。她父母认为,中国发展速度很快,在中国能学到很多知识。古宜香希望大学能够上浙江大学,读医学专业。因为学医一方面是她母亲的梦想,她母亲当年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学医,心中很是遗憾;另一方面古宜香自己也喜欢学医。对她而言这就是父母梦想的传承。她说,由于印度尼西亚是个只认可西医的国家,所以她将来会选择西医的课程,但是她也希望能够学到一些中医。
古宜香说,她一遇到考试变得没有耐心。在今年1月份她已经考过了hsk(中国汉语水平考试)五级,过了hsk五级便可以选择一些不用再考试的大学。她说,过了hsk五级后,她就不想考六级了,因为考试太痛苦了。
印尼学生古宜香 康乔/摄
19195671609
